【转载】整个世界在腐烂,腐烂的与我们有关

母亲,成为一条暗线,将几方牵连

世上的罪恶差不多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的,没有见识的善良愿望会同罪恶带来同样多的损害。人总是好的比坏的多,实际问题并不在这里。但人的无知程度却有高低的差别,这就是所谓美德和邪恶的分野,而最无可救药的邪恶是这样的一种愚昧无知:自认为什么都知道,于是乎就认为有权杀人。杀人凶犯的灵魂是盲目的,如果没有真知灼见,也就没有真正的善良和崇高的仁爱。

去年暑假,一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还意犹未尽,即便高开低走,软硬伤皆有,但在华人圈中能有这么一部所谓披着科幻外衣却鞭辟入里探讨华人家庭教育的作品出现,聊胜于无。

今年早早,又横空出世这样一部现在可能还鲜为人知但目测厚积薄发的类型作品,不得不怀揣着几分思绪,提笔。

得益于网易云第一时间的新歌推荐,yoga的《别让我走远》借着其慵懒但不失深刻的声线一下洞穿了耳膜,再细细琢磨歌词,顺藤摸瓜,第一时间注意到了《我们与恶的距离》。看了看简介,看了看演员,看了看预告,直觉告诉我:正点。

其实还有一层原因,源于现实。

受害者是否也会转变为加害者?加害者是否也曾是受害者?我又想到了于欢案。

一个是前不久西南某地的学生食堂问题从发生到戏剧化的逆转,一个是沿海某省份发生了爆炸,据说前去拍摄的某媒体的无人机因“不明原因”受到干扰,还有一个能明说,就是隔壁家由李胜利牵扯出的巨大丑闻。三者的交集其实很简单:真相。

恰好今天又看了讲述韩国高层干涉新闻的纪录片《共犯者们》,一向自诩还残留少年正义感的我颇有感触。

前两集的铺垫恰到好处,一条主线,几方人物逐一登场,而战场则正是最需要真相的新闻行业和律师律师行业。

看过颇多也非常钟情涉及到这两个行业的影视剧作品,不亚于最最直接揭露真相的刑侦类。但相比于后者,前两者则反而才是现实中与我们最贴近的行业。到现在还记得《聚焦》的面对多方压力不动如山的豪迈,还记得《匹诺曹》中的那段话:

真相就像碎片一样散落在四处,从来不肯让我们看到它完整的面目。当我们所找到的东西不是真相的时候,真相会向我们发出琐碎又细微的信号,那就是怀疑。于看似完美的真相,并不相称的细微碎片,怀疑。在打消怀疑的那一刻,真正的真相就会隐身消失,眼前看见的,不一定是事件的全部。

故事的肇始可能颇具日系同类作品风格,但随着剧情的逐步展开,我好像看到了一种更亲近的情愫,或许是因为明显的语言,或许是因为暗藏的伦理,毕竟,蓝绿那边再怎么折腾,同宗同族的文化积淀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弦更张的。

可惜的是,不像耐飞那种财大气粗动不动就一口气全部放出,周播两集又让我有了小时候那种不甘,但好货不怕晚,细水长流,慢慢品味,来日再叙。

说回来,点点题,经常会看到有人问: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坏吗?想了想最近爆红的流浪大师被一群来自大江南北,张牙舞爪的网红前扑后拥地消费,而上面提到的两件新闻却会因为多方阻碍和我们七秒钟的关注和记忆而销声匿迹,那我不得不挪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想法: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人,也不惮以最悲观的态度来看待国人。

那么,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摇晃在你灵魂两侧的两个小天使到底谁出现的频率更高?

汉娜阿伦特在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曾说: 善可以是根本性的,而恶从来不是。恶只能是极端的,因为它不具备深度,也不具备魔性纬度——而这正是它的恐怖之处,它可以像真菌一样散布在地球表面,把整个世界变成一片荒芜。恶来源于思维的缺失。当思维坠落于恶的深渊,试图检验其根源的前提和原则时,总会一无所获。恶泯灭了思维。这就是恶的平庸性。

简单点说,正如我的短评所说: 所以,我们与恶的距离只差一个平庸的转身,更或者说一念之间,就是“恶”沉默的帮凶。

3.4集观感

世上最让人无法直视的一是太阳,二是人心。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那人心的裂痕是否还能透露阳光?

很高兴,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并关注这部剧,也满足了我的初心。

加入的线索也逐渐增多,就不一一展开。

其中有两条,比较留意。一个是宋乔安夫妇因为女儿“涉嫌”早恋问题被叫家长,我想表达的不是关于早恋,而是父母。想必很早的时候大家都听过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渐丰,我对这句话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乃至排斥。这句话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确实站得住脚,但根本上混淆了一个是非问题,真正影响孩子,真正能教育孩子的是谁?

家长。毋庸置疑。老师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如义务教育阶段,核心是授业,至于传道解惑,也是在更具体条件的情况下更高阶的责任。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授业是法律,是底线。而传道解惑则是道德,是拔高。此处为了减少给杠精不必要的杠素,不再赘言。但我觉得,但凡能独立思考能慎独的人不太会否定我的观点。

我更偏向于把insight翻译成:觉解

第二条,加入了精神科医生和更详细的关于精神鉴定的讨论。不好意思,我又想到了那位电击疗法的杨姓医生。再多的关于精神鉴定的传闻和新闻,有心的人自然知道我想表达的意思。

最后,又是关于最近的热点新闻。刚好可以见缝插针的切入进来,这也无疑表现出本剧的魅力所在,基本上最近几年,那些令我们或唏嘘不已或愤慨悲伤的新闻背后都可以在本剧投射。

我想说的是从前年开始,某些学校某些老师因为某些学生的告密而停课的事件。在此,又是碍于多方面原因,不便展开,但我曾说过:生而为人,请善良。大是大非前,务必善良。此处的善良,含义颇多。我不想看到历史再次发生。

网上曾流传的一段柴静说过的话,来源根据考证仍不详,但没毛病,碍于某种原因,涂鸦一下。

众所周知,在日语里,老师、律师、医生等德高望重或者说是国家良心的人才有资格称为“先生”

这些职业内的腐败固然可怕,就好比严重的外伤。但更可怕的是这些被称为“先生”的人被一些本无恶意,但在大是大非前善恶不分的人所中伤,一点一滴的蚕食内部的机理,进而人人自危,瓦解整个行业的底线。坏人作恶,我们姑且还能根据经验防微杜渐,当曾经的好人或者说普通人被蛊惑甚至威逼利诱去戕害好人的时候,恶,已然成为癌细胞,逐步扩散。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犯着不同得罪

5.6集观感

剧情过半,渐入佳境之时却在李晓明突然被紧急执行死刑后显得有些怅然若失。

第五集片头照旧由社会新闻和网络评论引入,这次,是已经说烂的‘网红’。我本人因为对这类人群向来嗤之以鼻,所以不想评论太多,他/她们确实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但本质上还是人窥探欲与暴露欲的变体。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有人悲观地认为,我们会亡命于“老大哥”似的威,,权之下。有人则“乐观”地判断,我们会葬身于“甜蜜的毒药”。“三生有幸”,我们很多人夹在这两者之间“左右逢源”“饮鸩止渴”。

再有就是“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博弈。这也是本剧以律师王赦(赦免?)为核心之一的延展。鉴于本人不是法律或政治学等社会学科出身,不敢太过造次。

只想说说自己的浅薄之见,《罗伯特议事原则》中有一段话:

在讨论过程中,不预设关于正确答案的实质性标准,而是以根据议事规则进行辩论和证明的结果来决定取舍。因此,在组织和会议的运营中应该确立这样的信念:程序正义优先于结果正义——这就是罗伯特议事规则给我们的启示。借用孙文先生的表述,即民权初步始于程序。 套入本剧用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和王赦大同小异的观点:即便杀人犯该千刀万剐,但应该交由法律来定夺。如果所有的判断都是源于没有任何分析推论和判定的想当然,即“杀人偿命”。一来容易被既有观念所干涉,二来,会照成某些冤假错案。这儿我想举个例子,就是《七号房的礼物》,如果柳成龙所饰演的爸爸没有因为先天的自身问题和后期种种感情因素所胁迫,是不是剧情会朝更好的方向进展。诸如此类的的作品很多,如《杀死一只知更鸟》,《绿里奇迹》等等等等。

当然,程序的运作自然要受人为的干扰,正如片中那位母亲所举:很多权贵,完全可以手眼通天,见缝插针的左右程序。这样的新闻或实例,呵呵呵呵,就不用说太多了吧。(国外有辛普森案件还有《制造杀人犯》,国内还有传闻中那位儿子撞死人被搞定现在已经进去的令狐人士。)

那么,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是否相悖,是否能共存?不能仅仅交给时间和那些法律从业者,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准则。有些东西虽然是人想出来的,但它是冰冷的。人心虽然是热的,但人心又会受到多方影响而失去客观。

倏忽间,脑回路想到了太多,特别刚刚过去没多久的新西兰和2011年奥斯陆枪击案

第六集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婚姻关系。主要是宋乔安夫妻咨询婚姻专家,王赦夫妻车内的一席对话以及林一骏夫妻的嬉笑怒骂。

鉴于我本人只有过恋爱经历,尚未步入不知道是殿堂还是围城的婚姻,细究起来是没有太多发言权的。但好在我的父母,我的亲戚朋友给我提供了太多现实的或好或坏的例证,特别是其中有诸多幸福婚姻的楷模,加上耳闻目睹更多。关于婚姻,我觉得《简爱》中那段话质朴但掷地有声:

最好的婚姻关系是,我们是亲密爱人,是同舟共济的队友,是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更是彼此最有趣好玩的朋友,也是强强联合互相扶持共同进步的婚姻关系,只有这样一段关系才能长久的稳固。(又想到了那张丑脸的王小波和可爱的李银河。)

眼看着最近数据统计,结婚率的大幅下降和离婚率的与日俱增,我大概知道原因,但又不想细究太多 此处引用一下朱光潜老先生曾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话吧:

一般人误解恋爱,动于一时飘忽的性欲冲动而发生婚姻关系,境过则情迁,色衰则爱弛,这虽是冒名恋爱,实则只是纵欲。我为真正恋爱辩护,我却不愿为纵欲辩护;我愿青年应该懂得恋爱神圣,我却不愿青年在血气未定的时候,去盲目地假恋爱之名寻求泄欲。

毕竟,我依然固执地纯真地相信爱情和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无论何种欲望促使我开始步入婚姻,我坚定地以爱情为核心。

7.8集观感

此时的弱者,彼时却成了欺凌者

先说个题外话,前几天看到一个段子,讲台湾本土对本剧的一个评论:我们与恶的距离,210公里。(哈哈哈哈哈,没错说的就是你,冲绳。)

伴随着李晓明的紧急处刑,剧情的一条大主线戛然而止,几方稍显归于平静。但关于“恶”的纷扰与困惑还在进行,恶与我们的距离依旧或近或远。

开篇又引入一个同款的案件,陈昌杀童案(推荐一下最近较火的韩剧《囚犯医生》)。而由本案引申并峰回路转出来一条:新闻真相与新闻引导以及那些躲在背后带节奏的键盘侠。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去年发生在重庆的公交车坠江事件。一波三折,“恶”的头衔从不会开车的女司机到深夜宿醉的公交车司机再到监控还原了乘客才是罪魁祸首。短短的十几天,舆论的风向三易其主,吃瓜群众们也向墙头草一般东摇西晃。

从大脑的生物性来说,人本能地喜欢新闻,不喜欢旧闻,既然真相和谣言都是旧闻,那么更离奇更重口的谣言,显然会胜过平淡无奇的真相。

这样的翻转甚至是翻转再翻转仿佛已经脱身于艺术,回归现实,并在现实中演绎的更加惊愕。(还有多少人关心并清楚那个由小崔爆料跌宕起伏颇具现实主义色彩的案 卷 丢 失 案?)作为媒体从业者,在这个流量为王可以变现或者说优胜劣汰的时代,在普通的真相和诡谲的引导中,如何抉择,是遵循职业操守,还是听从内心本真,抑或只是不触碰最低的法律,就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样由低到高,因人而异。一般人没有探寻真相的本能,相反那些建构在真相基底上跌宕起伏的故事更容易贩卖。这样看来,动机的缺失和探寻成本的昂贵导致真相成了稀缺品。于是,键盘侠,这样歪曲且丑陋的产物应运而生。他们或许并没有真金白银的诱惑,但躲在屏幕背后的人的劣根性充分地得到了满足。 比起真相,更多的时候是谎言。谎言会缝合暂时的矛盾,使不安沉睡。真相比谎言更让人难受,所以大部分人都想避开真相。传达真相一直是让人痛苦的事,所以我偶尔也会在真相面前闭上眼睛。

其实没有谁会在意真相,人们只会相信自己希望看到的那个真相。

就像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一样,我们的精神中也都有细菌和病毒的游荡。人有病,天知否?

我对众生皆有病最明显的感受是重回豆瓣以后,曾经的精神角落背后原来是那么多受伤和受丧的灵魂。慢慢的,我以这种视角去同视现实,才恍然大悟,再光鲜亮丽的华服配饰,再高深有趣的言谈之下都掩藏着那颗斑斑点点不可直视的心。没有一个时代是无暇光洁的,也没有一个族群是无懈可击的。

安东尼奥尼曾说:神经官能症不是现代世界的后果,而是我们与世界的分隔和不适应这个世界的结果。

人类的存在在历史的演变中周而复始的与“精神病”抗争。我们这代是“丧”,是个体的冷丧,上一代却是热,是群体的狂热。

某种意义上,确如胡适先生所说: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仪之邦;明明是赃官污吏的政治,我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我们偏说一点病都没有!却不知道: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政治好,须先认现今的政治实在不好。

另外,这个剧能留火种的留火种,鉴于接二连三类似bi哥,老梁这样看起来莫须有又“无厘头”的文化事件和本剧中能偶尔可以看出来的XX不正确,即便我看到某官mei也推荐此剧,但谁知道它们会不会后知后觉,神经紧绷突然变脸,这篇影评和本剧会不会像我原来的好多短评那样不是被删就是被蒸发了呢?

反正,我习惯了,但我还是要说。

9.10集观感

最黑暗的时刻出现在黎明之前。——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曲终收拨当心画,完结撒花。

说点题外话,甭管明年郭,韩,蔡抑或其他当选,都要赶在他们之前去一趟朝思暮想的台湾,面朝太平洋,呼吸一下华人圈残存的自由空气。

还有哦,果不其然,豆瓣里的“老大哥”没有网开一面,还是把我的短评删了,目测啊,这篇长评也是时日不多,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平台,也就豆瓣还算“洁身自好”没有充斥太多戾气,为了让它和阿北能继续充当我们的精神角落,觉得哪不合适,删就删吧,无所谓了。

夹带点私货,还有很多条目因为不可抗拒的原因,你懂得

李晓明被处决已有,应思聪果然成了最大的变量。原因无外,他是那个所谓“有病的人”。其实前几集看的时候,因为他人设的原因,我想到了《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胡波。因为自身的抑郁问题也好,还是因为传说中某王姓导演夫妻的缘故也好,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陨落,除了唏嘘,结合最近的996问题,我最想想表达的是:给年轻人一点空间,一点时间,给年轻人一点自由,让我们那么残喘一会,都会换来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再有就是大婚当前,应思悦和其男朋友的那场对峙。她男朋友算不算渣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疑给各位女性以及男性·提供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在面对危机和困窘的时候,是针尖对麦芒的拔刀相见,底牌全露,还是真心地做好了共同面对,相互扶持的准备。患难见真情,真是totally right。

一个小彩蛋,38分钟左右,在王赦的办公室,我看到了《因父之名》的海报,不知道是编剧,导演,场务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总归很贴近本剧的旋律。

最后说说媒体,不知道从何时起,曾经相比之下敢于仗义执言的“南方系”因为诸多原因偃旗息鼓。加上后期你们看到的更多的关于一些新闻媒体被勒令整改的新闻,不得不怀疑和思考历史重演的趋势。

媒体,无疑放大和加深了我们的“私欲”,但我们离真相却好像越来越远

一个国家为其年轻人所提供的教育,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个国家未来的样子。——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宋乔安职位调整的事儿我就不赘言了,毕竟那个圈子和类似的圈子的种种是非,真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

应思聪因为未按时服药,旧病复发产生幻觉然后闯入宋乔平办公室,险些酝酿出悲剧的片段倒是在最后一集锦上添花。不想再以《美丽新世界》中赫胥黎所说的:“在病态的社会中,精神病才是真正健康的人”来颠倒和逃避实实在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所谓“有病”的人。

我给出的答案可能很宏观(说了跟没说一样):

不要害怕,不要歧视。

多一些爱心,再多一些耐心。

其实最后一集最让我动容的是三对夫妻的“冰释前嫌”,特别是王赦夫妻的对话。

尤其是王赦的那六个字,简直就是我一年以来的内心os:

“我没变,我在呢”。

然后就是几方受害家庭(当然李晓明的家庭也是受害者)坐在一起的“和解”,演技在线。

碎碎念了这么多,其实在当下,我最想表达和呼吁的是一份执着,一份坚定,一份善念。

犹记得正好年少时,看《那些年》,青春爱情的萌芽和逝去当然令人悸动与感伤,但我到今天记得最清楚的话却是柯景腾说的:“ 我想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让这个世界因为我而有一点点不一样。 ”有幸的是,我自诩正在现实中一点点做到,包括线上你在看我写的这篇剧评的时候。

当然,因为各方面原因,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份信念,这无可厚非,那我希望另外一段耳熟能详的台词可以提醒大家。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最后:

纵使这个世界在腐烂,总还有几道不屈的光线。倘若这个世界腐烂得无以复加,我们就合力让它重生好了。

“if you stay,陪在我身边,凝视我的脸所有狼狈,照亮我阴暗的每一面,不顾一切,包围一切,光线里别让我走远。 ”

愿你身边有光,愿你也是一道光。

原文链接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